• 微心愿,善暖万家
  • 残健共融 互助友爱之第二季度生日会
  • “为明天 为健康”广州市联合公益抗疫行动
  • “抗疫同行,爱心守护”关爱困境儿童抗疫行动
  • 语音护苗行动
  • “春之道”养生食疗小组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社工资讯 >>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
社工是拿工资的“专业雷锋” 服务领域越来越广

工伤社工为受伤员工及其家属开展心理辅导服务。受访者供图

工伤社工为受伤员工及其家属开展心理辅导服务。受访者供图

工伤社工组织受伤员工及其家属参加娱乐活动。受访者供图

工伤社工组织受伤员工及其家属参加娱乐活动。受访者供图

婚姻社工正在开展个案辅导服务。 记者文波摄(资料图片)

婚姻社工正在开展个案辅导服务。 记者文波摄(资料图片)

禁毒社工(中)与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提供服务。记者余兆宇摄(资料图片)

禁毒社工(中)与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提供服务。记者余兆宇摄(资料图片)

社工正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服务。 记者文波摄(资料图片)

社工正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服务。 记者文波摄(资料图片)

    社工,与义工和志愿者相比,是拿工资的“雷锋”,更是“专业雷锋”。2009年起,我市启动社会工作试点,经过多年发展,这些“专业雷锋”的身影从最初的社工站,慢慢延伸到更多的领域,如医务社工、工伤康复社工、禁毒社工、更生人员安置帮教社工、信访社工等。

    要当好具体专业领域的“专业雷锋”,是否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?他们的帮助如何让受助人获益?今后,“专业雷锋”们如何在更细分的领域提高自身水平?这一期,我们走进细分领域的社工。

    医务社工

    患者有啥心事难事,今后可以找社工

    去医院就诊或住院,如果有啥难事、心事,今后可以找社工了。4月16日上午,我市首个医务社工服务项目在市人民医院启动,4名来自中山市慈航社会公益服务社的社工将进驻医院。

    医务社工今后会干啥?据介绍,目前,多数医院对病人的治疗更针对的是生理治疗,少有顾及患者的心理、情绪、经济等需求,以及家属、家庭关系的处理等。在深圳、上海等地区,医务社工纷纷进驻医院,并受到院方和患者的欢迎。

    我市启动的首个医务社工服务项目,将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。一是解决患者个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重建支持网络;其次是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;在第一阶段,还将重点推行临终关怀、哀伤辅导等服务。

医疗服务:从单一治疗向全人服务模式

    启动仪式上,来自香港的社工督导赵立基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。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,小小年纪要进行4场手术。一次手术后,一位美丽的姐姐一直陪伴他,同他聊天,缓和了他对医院的抗拒心理。后来才知道,那个姐姐是医务社工。

    赵立基后来去了英国读社工专业,毕业后也去了医院,成为一名医务社工。

    在他看来,社工是社会的“润滑剂”,将会走进更多的服务领域。医务社工最早起源于美国内战期间,后来在欧美陆续推广。“如今,香港每家医院都有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。”对于患者来说,医生和护士更关注病情和治疗,但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聊天,关注其心理。但是,医务社工可以跟踪个案,对于一些需要受助的对象,可以关注其心理问题,了解其家庭关系;如若缺乏治疗资金,还可以帮助其连接社会资源。

    赵立基说:“在我看来,医院引进社工服务,是从以往单一治疗模式到全人服务医疗模式的转变,可以更深层次地关注患者的需求,提升患者的看病体验感。”

    除了关注患者本身的问题外,医务社工还可以缓和医患矛盾,调解医患纠纷,提供临终关怀服务,协调器官捐赠事宜,建立病人自助组织,在社区推广疾病预防宣传等。

    “一句话,医务社工不能代理医护人员的权威,但可以成为医护人员工作的有益补充。”赵立基说。

   “中国最美社工”成越男讲述医务社工经验

    经验1:社工要成为观察者和资源链接者

    项目启动当日,从事了7年医务社工的督导成越男,分享了她的工作经历。成越男是深圳首批医务社工,曾被评为“中国最美社工”。

    成越男说,刚入行时,一切要靠自己摸索。最初一天8个小时有6个小时“泡”在各科室,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。

    起初,没人知道社工能干什么。“当时,还叫社工做一些搬运、行政等杂事,但通过一些小个案的解决,医护人员逐渐明白了社工的作用,从当初的一无所知,到现在只要看到适合的个案,都会推荐给社工来处理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家属,都很欢迎社工介入。”

    医院很大、病人很多,成越男觉得,医务社工并不是凡事都要亲力亲为。“在我看来,社工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和资源链接者。敏锐地发现医院在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通过提意见、招募志愿者的方式来解决。”她举例说,招募一些志愿者从事导诊服务,帮助肢残患者就医,病房探访等;对一些没钱医治的患者,可以提供社会扶助政策,指导患者从多个渠道获得帮扶。

    经验2:社工也需要督导和团队支持

    专业领域的社工的确需要更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。成越男说,她所在的医院是儿童医院,每天都会接触很多身患绝症的孩子,接收很多负能量。

   “作为社工,应该有强大的心理准备。曾经有一名年轻的社工,不愿意提供临终关怀服务,她觉得自己很难面对将要离世的人。”成越男说,社工也是普通人,他们也需要专业的督导来指导。“后来,我陪同这个年轻社工一起提供了临终关怀服务。对话不需要太沉重,引导患者和家属用平和心态看待疾病和死亡,完成未了的心愿,尽量减少痛苦,我认为就尽到了社工应该做的。”

    成越男说,团队支持也很重要。“毕竟在医院接触了太多生老病死,团队之间的倾诉和支持,对于疏导社工本身的情绪有很大帮助。”

    工伤社工

    为帮受伤工人筹钱做手术,她跑遍所有慈善机构

    与病人互动做游戏,爬上爬下,有时还要下镇区走访,工伤社工陈凯丽很少穿高跟鞋。一到工作日,一双平底鞋,一件绿马甲,早上9 点起准时穿梭在城桂公路同方工伤康复医院的大楼里……她探望住院病友,开展个案帮扶,尤其关注在精神上接受不了自己受伤的工友,以及经济、家庭、生活因工伤面临困难的工友。中山从2011 年开始引入工伤社工,服务人次超6900 人次。

    一宗个案跑了不下20趟

    入驻康复医院的社工点,是陈凯丽的第一步。之后或通过专业的筛选,或镇区人社部门转介,两年来经她办结的个案将近20单。安抚受伤员工接受现实,诊断工伤对员工家庭造成的伤害,通过普法工作帮助员工捍卫正当权益,必要时还要链接资源帮助受伤员工解决经济困难…… 在社会救助网络未能完善的前提下,工伤社工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。

2014年夏天,在古镇一建筑工地不慎摔下受伤的一名湖南务工人员就很折腾。大脑受伤,术后不完全痊愈,案主邓大姐的丈夫变得古怪起来,在家中经常破口大骂,家里为其治病欠下很多债款。

    更严重的是,邓大姐的丈夫还出现了后遗症——双腿血脉堵塞。邓大姐一家再次出现经济困难。陈凯丽为此先后联系了市民政局、市慈善总会、市红十字会和镇区慈善会,多方筹措,也只是解决了检查费,手术费的钱依然没有着落。

陈凯丽感到无奈,只好求助督导。经过督导的帮助和分析,凯丽先鼓励邓大姐将注意力放在恢复家庭正常生活上,缓解家庭气氛。再鼓励事主通过法律手段,向施工方、业主追偿,最后获赔部分资金,成功将一条腿治愈,另一条腿目前靠吃药控制病情。

    鼓励工友直面困难,帮助夫妻“好聚好散”

    据统计,中山每年遭遇工伤的员工中,近8成是肢体受伤。事故发生后,一些工伤员工甚至要面对家庭破裂问题。

在康复定点医院住了4年的胡大叔失去了右腿,糖尿病引发白内障,住院期间曾中风。胡大叔多次申请延长康复期,但更大的心结还在于,出事不久妻子离开了他。

    陈凯丽回忆,在婚姻问题方面,胡大叔接受不了现实,一直不肯签字离婚,双方一直僵持着。陈凯丽找到了胡大叔的侄女,一起来做胡大叔的工作,分析其自身无法改变的身体条件和家庭环境,以及如何让读初中的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,并让妻子同意共同支付儿子的抚养费。最终,胡大叔答应了离婚。“胡大叔在医院大厅哭了一个上午,最后还是释怀了。”

    成长问题

    督导支招:信息收集有了“捷径”

    “‘来了就是中山人’这句话对外来工来说很温暖,但是,当他们遭受疾病和重伤的时候,往往发现自己孤立无援。”陈凯丽说,尽管在帮扶个案的过程中也有无助和无奈,但个案的好转让她感到无比温暖和自豪。

    然而,对于全新领域社工项目——工伤社工来说,在中山没有案例可参考。无论是2013年进驻的陈凯丽,还是之前的几位社工,都在一步步摸索中。“就拿收集信息来说,同方医院每天都有病人新入院。以前,我们要一个个地走访。督导教会我们便捷方法——举办入院新职工见面会,设计心理评估表,帮助我们筛选问题个案。”

    该项目负责人张豪告诉记者,经过三四年的摸索,目前在康复医院驻点开展工伤前期介入的处理模式已经很成熟。

另一方面,属于同一社工项目、去年11月底才开始的市劳动仲裁院的新驻点,社工就被动很多。出现在劳动仲裁院的多是对已有福利和赔偿不满的员工,经常有情绪激动的案主需要危机介入。这时,如何让这些对政府、企业存在一定看法的员工相信自己,社工在参与调解过程中起什么作用,这都是问题。

    张豪告诉记者,该项目计划在新驻点满一年后,将其处理的个案归类研究。就如何在劳动仲裁环节发挥社工作用,明确其定位和工作方法。

    市民政局:社工服务走向细分领域是趋势

    市民政局社工科科长王少江介绍,我市目前有持证社工2485多人,一线社工约300多人。2008年到2011年是中山社工队伍打基础的过程,一边对外引进社工人才,一边鼓励基层社区、民政干部、妇联、残联等人员参与社工考证。接下来的2011年至2014年是全面推广时期,在多个镇区设点。不过,服务对象多集中在青少年、老人、妇女和贫困家庭。“从今年起,中山的社工队伍将进入第3个战略发展时期,进入更为专业的领域,如医务社工、进驻法院的社工等。”

    王少江表示,中山社工的服务对象已经覆盖社区居民、青少年、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安置帮教人员、吸毒人员、离婚夫妻、信访人员、诉讼人员、医院患者等,这些服务对象都可以享受到“专业雷锋”的服务。

    支招:督导、培训、评估均不可缺少

     王少江称,社工进入到更为专业的领域,要求其自身提高专业水准。例如,从事安置帮教的社工,需要懂法律常识;医务社工应懂得医院工作流程和基础的医务知识;工伤社工应懂得一些工伤法律法规等。

    在王少江看来,培养一支好的社工队伍,三方面的投入绝对不能省。一是督导,二是培训,三是评估。他称,市政府从2012年起,每年投入300多万元购买督导服务。“这对于我市建立起一支稳定而专业的社工队伍很有帮助,储备了一批本土助理督导人才。”同时,分阶段、成体系的培训也必不可少,帮助社工自我提升和成长。第三是建立起完备的评估体系。“督导的工作开展得如何?社工站的运作怎么样?社工提供的服务是否有成效?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服务,才能更好地评价社工服务开展的质量和成效。”

    购买工伤社工项目的市人社局,相关负责人也建议加大对社工的培训力度。经过几年的服务,市人社局发现社工还是经验较浅,处理问题经验不足。建议加大培训和督导的同时,鼓励社工结合实际工作,学习与服务对象相关的生理、心理、社会福利政策等知识,探索个性化服务模式。同时,提高机构管理层的管理水平,在人才培养、服务管理、项目策划等方面发挥作用。(源自社工中国网)

关于我们

广州市天河区惠爱社区服务社成立于2012年5月,由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供销合作社负责运营和管理,服务社坚持以“平等 参与 创新 共赢”的项目探索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,秉承以人为本、助人自助的原则 了解更多

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打造专业规范、严谨务实、品质一流的中国优秀社会工作机构。

我们的宗旨:惠泽你我,爱心传播。
我们的目标:提升个人、家庭及社区的能力。
我们的使命:培育有社会责任感、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服务团队,打造社会服务品牌,探索本土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模式。
我们的远景:让生命获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。
惠爱社区服务社承接项目:广州市车陂街社工服务站、车陂街长者服务中心


 


社工风采
  • 王家宝 理事长

    王家宝 理事长

    格言:

  • 罗思雅 出纳

    罗思雅 出纳

    格言:不能左右天气,但可以改变心情。你不能改变容貌,但可以掌握自己。你不能预见明天,但可以珍惜今天。

  • 董水娣 社区服务领域 一线社工

    董水娣 社区服务领域 一线社工

    格言:努力的人,运气都不会太差

  • 刘家茵 社区服务领域  项目主管

    刘家茵 社区服务领域 项目主管

    格言:如果你简单,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

  • 谢佩仪 家庭领域 项目主管

    谢佩仪 家庭领域 项目主管

    格言:身安不如心安,屋宽不如心宽。

  • 郑哲迎 长者领域 项目主管

    郑哲迎 长者领域 项目主管

    格言: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,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。

  • 张龙珍 社区服务领域一线社工

    张龙珍 社区服务领域一线社工

    格言: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,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。

  • 黄玉梅 中心副主任

    黄玉梅 中心副主任

    格言:当我们知道联系的力量,就不怕孤单;当我们能培养出怜悯之心,便能以爱与和平作为成长的能源;当我们深信并努力贡献,在逆境中也可以找到欢愉!

  • 翟振良 中心主任

    翟振良 中心主任

    格言:只要努力,就有成绩。坚持到底,就会胜利。

  • 黎文光 副总干事

    黎文光 副总干事

    格言:我们坚信每个都有其个别的潜质、独特的能量。

联系我们

微信公众号:二维码

电话:020-32012365

邮箱:HUIAISHE@126.com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49号

Copyright © 2014 广州市天河区惠爱社区服务社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49号 电话:020-32012365  网站建设: 力洋网络